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

[研究隨寫] 質性資料分析的一些

20190425 W4
老師說,研究資料就像是很多細小的線索或碎片,分析的過程就是要把他們一絲一絲梳理清楚,釐清脈絡。這些大量的資料或碎片放在一起並不會說話,而是要經過研究者對這些文本的「詮釋」,才能真正產生故事,過程想必是需要耗費極大的耐心,我猜~應該超過我能想像的那種耐心歷程,因為一個完整的質性研究都是要花很長的時間的。

在分析的過程中,就像是在一個抽象階梯往上爬升一樣,這個比喻我很喜歡!

從產生文字,到資料編碼,概化與命題而建構出理論,時而往上時而往下來回醞釀與整理,這不僅僅是分析的技術問題,更是觀念以及抽象思考能力的問題。爬的越高,就越能以抽象思考來解釋這些社會學的現象,我想就決定用這樣的方法來預防失智好了,通通都來做研究好了!(仰笑)

上課提到,如果我們在概念化或命題化的階段,越來越發現更多應該放入的資料內容,會不會出現無法收斂的狀況?老師回答的很妙,她說代表這個抽象階梯還能夠往上爬,我此時感覺我很像一隻蝸牛一樣還在樓梯的最底端慢慢的爬呀爬,低頭看留下來的爬行痕跡可能只有10公分而已。

昨天晚上有開會、有和學姊討論,莫名覺得這些對話內容值得寫下來,於是就花了點時間打了一頁的紀錄,對於這樣的一頁東西實在有些自我懷疑,這真的可以成為文本嗎?今日老師看完覺得是個不錯的開始,於是產生了這渺小的10公分,她說這就是屬於「田野筆記」,果然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時刻。

回來閱讀補充資料,張芬芬老師文章中有一段文字實在太磅礡,不得不摘錄:
基本上質性研究是文藝與科學的邂逅處,好的質性研究者必須文藝才情與科學素養兼備,才能在邂逅處綻放出心智的火花,進而點燃讀者的心智火花。優越的文藝才情,會讓質性研究者擁有良好的直觀、統觀、同理、共振、洞見、創意,與駕馭文字的能力,寫出具有高可讀性、共鳴感、解釋力、啟發性的論文;而良好的科學素養,則會讓質性研究者有好的邏輯與組織能力,將龐雜無比的田野資料裁剪成章,進而寫成嚴謹的科學論文——脈絡分明、綱舉目張、舉證確鑿、立論紮實、結論信實。

妮砍砍~都寫成這樣了,還能不認真學習嗎?是魅力阿是魅力!

我其實一直聯想起我的老闆,因為她儼然就是個質性研究者。對文字的要求就像是在上作文班一樣不厭其煩的來回修改,一有覺得應該加入的概念就毫不遲疑從頭再看一遍,從頭再順一遍脈絡,真的有狠狠的耐心(費歐娜也瘋狂)。老師提到在整理資料的時候,經常會在檔案中設資料夾分門別類的存放,也有例外的,例如她之前的同學會把資料印出來,貼滿在自己的房間,他個人很得意覺得這法相當管用,可方便思考,我對應到我們辦公室的桌上永遠是一疊一疊的文件,散開來排放,不能收起來,因為老闆說她做事是整體一起做的,會跳來跳去互相連來連去!

這不就是個質性研究者的腦袋嗎?
原來這是冥冥之中,讓我能實境練習對文本資料「投降」的技能,放下預設、聽資料說話尋找意義呀!(恍然大悟)


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