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

[專題] 雜感 之一

   
轉眼間,碩班生活已將近兩年,從一開始的文獻搜尋回顧、決定研究範圍與研究題目、直到現在收案的階段,不同的時期,都有不同的能力要學,而這段時間的磨練,我有許多體會,課堂上的重點,也深有同感。

老師提到有八項核心研究能力:建構團隊、溝通、閱讀、研究方向、研究設計、統計、寫作、時間管理,是走在學術研究道路上需具備的利器。若要具備這些能力,通常都要好幾年的時間累積,雖然身為研究的新手,我也體認到需要不斷努力,才看得到成果。其中,我認為有一個步驟在培養這些能力上非常重要,就是「找高手自曝其短、不斷澄清」,也就是不斷的「討論」,若自己閉門苦讀出現盲點,單打獨鬥摸索很久的問題,若能和同儕或師長討論,說不定五分鐘就會迎刃而解!無論是研究方向、設計、方法或寫作,「找人討論」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,否則很難達到「創造知識」的目標,集中眾人的力量,共同合作,才能夠事半功倍!

檢視自己,現在還停留在學習/模仿的階段,因此,這八大能力能夠藉由「大量閱讀」與「內化知識」來提升,每一篇文獻,提供的訊息超出想像,因為作者也是經過不斷淬鍊,而整理出短短幾頁的菁華,若能仔細咀嚼,學到的將不只是字句上的含意,而包含更深入的研究能力。每當需要參考而閱讀與研究最相關的那幾篇文獻時,都能有新的收穫出來,且隨著對研究的了解越深,越能了解在文獻的背後,研究到底是如何進行的,我這才覺得,原來文獻不是「我看過就好」,而是要「反覆鑽研」,才真正做到「內化知識」這一步。

除了大量閱讀,還需要「實際做做看」。課本或文獻是死的,光是閱讀不會有太大的感覺,因為這些是別人做出來的結果,只有自己實際做過,再回來對照,才會真正體會文獻在闡述的是什麼,也能藉此知道問題可能出在哪邊與如何改進;實際做的過程,可以讓我們對主題的深刻學習,才有可能創新,如果只是讀書,我們將永遠落於人後,接收他們做出來的成果。同樣的,培養寫作能力,也應該實際寫寫看,在已經有一定英文程度的狀況下,上寫作課一個小時,遠不比自己寫一個小時有用,一開始,寫一個小時可能只寫的出幾句話,但隨著一點一滴的累積,進步絕對比上寫作課來得快。實際做、身體力行,雖然花時間、花精力,我想,學到的東西永遠也無法被其他取代。

最後,「時間管理」一直是應該不斷進步的能力,尤其若要提昇研究的速度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(研究速度慢到以年來計!),唯有優秀的時間管理能力,才能有條理的調配研究進度,從碩班的步調就可以看出,一個小小的碩士論文,就可以磨掉兩年的時間,當初對於研究的期待,通通太理想化! 因為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或其他既定的程序安排,往往需要大量時間來解決。

到了碩二,上了這堂課,我心中有許多感慨,也很感謝,因為在聽講的同時,我也一直對照自己的狀況,進行反省,對於未來精進研究能力的方法與態度,也藉此調整,理清一些思緒!
 
 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