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

我是謝坤山



如果你只剩一個眼睛,會不會哭泣?
如果你少一隻腳,會不會悲傷?
如果你失去兩隻手,會不會痛不欲生?
要是你同時喪失了一個眼睛、一隻腳、兩隻手,你還活的下去嗎?








回想起過去在臺大醫院實習的日子,前來復健的病人中,有的人因中風而半邊癱瘓、因脊髓損傷而下肢癱瘓、截肢、嚴重者甚至認知受損等,遭受這些大變故之前,他們和一般人一樣上下班、行動自如、擁有家庭與朋友,而一夕之間,竟需面對無法控制的自己,連穿衣服、吃東西、甚至走路都需要重新訓練與適應,這不只關係個人生理問題,也想到殘缺的自己須不斷仰賴家人照顧,自尊心的受創該如何走過?整個家庭更是因此深受影響,每每看到病人復健時無法順心拿取物品,那厭惡壞手的心情,讓他不斷用好手拍打壞手,而家屬在旁陪伴時臉上的愁雲慘霧,這些情景,讓我絞盡腦汁不斷想的,就是如何運用所學來幫助這些遭遇重大事故的人,使其在復健過程中,利用各種可行的方法達到生活的獨立,進而提昇其生活品質與心靈層面的滿足。

如果,病人換成嚴重度達同時喪失了一個眼睛、一隻腳、兩隻手的謝坤山,我又該如何幫助他呢?

以職能治療的思維,不外乎從個案的日常生活功能、工作與休閒三大面向出發,評估個案在這幾個層面的功能狀況,找出介入的方式,讓個案能在我們的幫助之下,逐漸回歸主流,與社會融合。

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功能,包括穿衣服、吃東西、上廁所、洗澡、移動等,這些基本的活動若無法自行完成,勢必需要他人的協助,造成他人的負擔。謝坤山的雙手都遭截肢,只剩短短的一截右手上臂,但他卻能夠自己吃飯、洗澡、穿衣服,他是如何辦到的?

我知道,在適當輔具的協助之下的確能獨立吃飯,可以將湯匙套在加長的特製柄上,利用右上臂揮動的動作,經過練習,吃東西絕不是一件難事。然而,要獨立洗澡與穿衣服,卻是我覺得非常困難解決的問題,謝坤山在書中表示,他用衣夾夾住水管的出口,做成克難式的蓮蓬頭,當水成傘狀噴出時,就站在水花前轉動身體,達到自己洗澡的目的。

與一般個案不同之處,在於他願意發揮創意,運用各式各樣的方式,讓自己盡量獨立生活,這種精神非常難能可貴。他積極的生活態度,動力全源自於他的母親,一直以來,日常活動大至移位與洗澡、小至餵食與穿衣服,他總仰賴著母親的照顧,看著母親如此辛勞與擔憂,自己卻什麼也不能分擔,那難受的感覺,促使他不斷的自我超越。

同樣的精神,讓他在工作上也有卓越的表現,謝坤山在書中提到:「只要我不去想我失去了什麼,只想自己還擁有些什麼。那麼即使目前一無所有,也不代表永遠不會在有,我相信,人只要不對自我設限,那麼未來的路必將無限的寬廣。」他用嘴咬筆寫字卻不因此滿足,更極力突破,學習咬筆畫畫。

也喜歡塗鴉畫畫的我,常常幫朋友設計名片或海報,當在揣摩一件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時,總是需要不斷的思考與修改,第一個版本不完美,就想第二個、第三個版本,直到滿意為止。這中間反覆練習的過程,是漫長的琢磨與練習,是枯燥的,為的就是得到那最後完成的甜美果實。

即使是像我這樣手腳健全的一般人學畫,若要達到一定的境界,必定需投注大部分的心力與時間,更何況只靠嘴畫畫的謝坤山?從他立志要當一名畫家開始,就不斷的練習,家裡僅有的鉛筆已不再能滿足他,就離開家,前往當時專門為殘障者設立的習畫團體,開始了他艱辛的學習旅程。

他學畫所遇到的問題不是一般人就能想像的,許多的芝麻綠豆小事,都能成為最大的阻礙,新的環境設置非常不友善,他的動作總是比一般人慢,花的時間是其他人的好幾倍,也不像在家中輕易就有家人幫忙,例如洗澡與上廁所,都要重新適應,想辦法克服;而在學畫的過程,也必須先解決擠顏料等一般人根本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。

想像同樣是畫一朵簡單的花在黑板上,一般人用手三兩下就可以完成,謝坤山則嘴巴咬著筆、晃著頭,幾乎用整個身體在作畫,更令人無法想像的,是筆在嘴巴裡不斷摩擦而產生許多傷口,每一筆、每一劃都是疼痛,他不僅僅是用嘴作畫,他用的是整個生命作畫。然而,學畫的漫長歲月中所承受的這些痛苦,不僅沒有讓他產生退意,反而更加堅定意志,越挫越勇,如今,他已經是世界口足畫藝協會經過審核的合格會員之一。

除了畫畫這一片天,他更受邀四處演講,他願意將人生的體悟與大家分享,在大家眼中窮困悲慘的遭遇之下,仍然成就一個如此豐富的心靈,曾經有人問他:「謝先生,到目前為止,你遇到最困難的事是什麼?」謝坤山不假思索的回答:「到目前為止,我還沒有遇到困難的事。」也經常有人問過他,失去雙手及一條腿後,一定有過放棄自己或是輕生的念頭?「沒有,真的沒有,從來沒有過。」他已經失去這麼多了,不願意再失去更多,如果把自己封閉起來,不僅失去了手與腳,更辜負的母親的愛。

我想,一場意外雖奪走他的手與腳,卻沒有奪走母親的愛,給他第二次機會活下來,這重新賦予的生命,不該是怨天尤人、悲傷的,也由於母親給他偉大的力量,讓他能夠在困難重重的生活中,走出自己的路。

除了良好的家庭支持度,他自己的思想也極為樂觀,這給看過許多個案的我極大的震撼,我有能力幫助他嗎?若角色互換,我可能無法做到像他一樣;即使是四肢健全的我,也不見得能有他百分之一的積極。他的故事,讓我深切的反省自己,也感受到人有無限的可能,只要自己願意,抱持樂觀的態度,一定能達到自己的夢想。

他的故事,讓一個身為職能治療專業領域的我,從中學習到許多解決問題的技巧,將其分享給其他有相同需求的病人,充實我的經驗與解決問題的方法,有時候,向病人討教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!

他的故事,給我的震撼,好大好大!

       這本書雖然已經是舊書了,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我的專業很有關係,所以特別有感覺,能比一般人更了解他的困難之處是需要多少的努力,而被激勵!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作    者:謝坤山-著
出版社:實踐家文化 2001.08.20 



          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